夜深人静,一个人,单曲循环李宗盛的《山丘》,思绪被那些刀刀见血的歌词深深代入。
这首歌的词句不华丽,不雕琢。
但它的成功在于,字字都能写尽心情,分分钟能戳中内心,随便揪出来一句词儿,都能激发听者思考好久好久人生。再加上李宗盛的年纪,温暖而沧桑的曲风,给人一种怎么听怎么是真理的感觉。
听歌跟听故事一样,李宗盛用歌词稍微勾了勾,你就开始想到自己的故事。最终打动你的,还是你自己故事的共鸣。
想起自己最艰难的日子,想起那些日子里的爱与恨,想起那些痛彻心扉的失去,想起哪些对生活对人事的不解和无力,想起那些发誓要离开却最终万般的留恋,不禁唏嘘感慨,甚至有泪奔的感觉。
不到一定年龄,听不懂李宗盛,就像很多人看不懂郭敬明。能在《山丘》中找到共鸣的人,大多是有经历的人,或是像李宗盛一样寂寞的人。
歌词所展现的,与其说是李宗盛经历过的人生场景,还不如说是大多数人都曾有过的相似经历。
经过多年执着追求,“越过山丘”之后,暮然回首一片迷茫,留下的是一串串低沉的感伤,与对错过的后悔和难舍难忘,然后试图回头去寻找遗失的美好,可是,过去的再也找不回来了。
不管处于逝去青春的人还是正处于青春的人,他用歌声提醒你,不要“还未如愿见着不朽,就把自己先搞丢”。
他用歌声提醒你,事业啊,成功啊,该追的你就追,但是在用心赶路的时候也别忘了身边的风景,别错过了你身边的人,不然等到“越过山丘”,“才发现无人等候”。
《山丘》这首歌,我个人认为,可以说是李宗盛的巅峰之作,歌声就和歌名一样,犹如山丘一样此起彼伏,生动悠扬,又给人带来沧海桑田的感触。歌词简单不失优雅,加上他独特的唱法和声音的完美融合,让这首歌走出了一个新的高度。
山丘的歌词非常朴实,简单的配乐,独特的口白唱法,老男人的沙哑嗓音,讲述了一个拼尽一生想要去山那边看看,不停前行,路上丢掉了很多珍贵的东西,等到山顶却发现山那边还是山,想回头拾起珍贵的往昔却没有力气再迈一步的故事。
李宗盛的单曲《山丘》评价如下:
1)《山丘》从有旋律到发行,经历了10年。
《山丘》这首歌,李宗盛写了10年之久。而这10年,恰是命运跌宕、感喟频出的岁月。明白这10年里,李宗盛经历了什么,或许更能理解《山丘》的真意,对我们为什么有共鸣,想必也知道得更清楚一点。2)《山丘》的歌词仍付阙如,像样的创作也依旧成空,两度离异、育有三个女儿的李宗盛,做回了单身父亲。而他心中最神圣的“法器”,琴与笔,也逐步展示出命运丰厚的美意。
3)这首歌听完很多感慨,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,人力难以左右。甚至可以说,浮游天地间,能掌握的唯有自己。纵使如此,也要“不自量力地还手,直至死方休”。越过山丘,才发现无人等候,喋喋不休,时不我予的哀愁”,既是告慰心里活着的那个年轻人,也是给所有凡人的情书。
凭借同名主打歌《山丘》,李宗盛获得了第25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年度歌曲和最佳作词人奖。
《山丘》歌词中透漏着无奈与遗憾,能够听出李宗盛经历了成功与失败后的个人感受,历经
李宗盛回首往事诸多未完成的心愿,第二层意思,更大的是“督促”年轻人,如歌词“因为不安而频频回首,无知地索求,羞耻于求救,不知疲倦地翻越,每一个山丘,越过山丘,虽然已白了头”所写,一生所求太多,会很累,到头一场空。
第25届台湾金曲奖颁奖评审团称赞《山丘》“写出每个人心里深藏甚至尚未发现的部分,一举击中人心”,是一首“高度、厚度、影响力兼具的年度代表作品”。
李宗盛的这首歌仍然延续了之前的歌曲风格,歌词一如既往的平实深刻,所有的词句不华丽,也不是那么雕琢,但字字都能写尽心情,也能够真正打动和自己一样“有经历”的人。唱腔仍是那么的“口白”,没有什么太多技巧,但其他歌手很难唱出他的风格。说到这个,就会想到他的演唱会,把其他歌手原唱的每首歌,都唱成了“李宗盛”,似乎平淡,却很有味道。
《山丘》之美,歌词功不可没!但是这样的歌词要是现在拿给作曲家,有很多老师会说,不规范!其实有深度影响的歌曲,你仔细看看最后发现,贯穿于心的美好的东西,而不是全在修饰上,它早已有了深入骨髓里的本质!
李宗盛的单曲《山丘》评价如下:
1)《山丘》从有旋律到发行,经历了10年。《山丘》这首歌,李宗盛写了10年之久。而这10年,恰是命运跌宕、感喟频出的岁月。明白这10年里,李宗盛经历了什么,或许更能理解《山丘》的真意,对我们为什么有共鸣,想必也知道得更清楚一点。
2)《山丘》的歌词仍付阙如,像样的创作也依旧成空,两度离异、育有三个女儿的李宗盛,做回了单身父亲。而他心中最神圣的“法器”,琴与笔,也逐步展示出命运丰厚的美意。
3)这首歌听完很多感慨,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,人力难以左右。甚至可以说,浮游天地间,能掌握的唯有自己。纵使如此,也要“不自量力地还手,直至死方休”。越过山丘,才发现无人等候,喋喋不休,时不我予的哀愁”,既是告慰心里活着的那个年轻人,也是给所有凡人的情书。
人生就是不断在跌倒前进和征服
我们都有执念,或对于名利或对于爱情
歌词中有一句我感触最深的,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
这句歌词反映了很多我们现在人的心情
当我们执意去追求一件东西或者伴侣的时候,等你真正得到了的时候,才发现这原来不是我想要的。
《山丘》
看过这样一段话:今晚我们订好了日子要结婚
单曲循环了很久很久
一个人哭了很久
自由恋爱 彼此喜欢 谈了两年 男方也靠谱 对自己很好 双方亲人也支持 没有远嫁 两家之间一碗汤的距离 没有任何不好的事情
反正就是难过
让我明白“越过山丘 才发现无人等候” 以为自己只要越过之后,就能融入其中,其实不然,哪里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,这就是我不愿长大的原因啊。长大就势必变的孤独。
越过山丘,却发现没人守候”,“还未如愿见着不朽,就把自己先搞丢”……
这样的词句和李宗盛式的独有唱腔,击中许多人的心弦。“大哥就是大哥,只有这样的歌曲才能动人心弦”,那种感觉其实难以用言语来形容。
当人生多少有些故事,当往事多少有点起伏时,再回过头听李宗盛的歌曲,才终于如涓涓细流汇入心河,沁人肺腑和心脾。当情绪与情怀彼此纠缠,当音乐与经历互相缱绻,当《山丘》这首新歌的旋律响起,说致当年太矫情,说祭当年太伤感,说风花雪月不免华而不实,说老僧入定、看破红尘未免装太强装饰感,倒是《山丘》这首歌本身,最适合用来与往事干杯,用岁月下酒。这首《山丘》他写了10年之久。只有了解到他这10年的一些经历,或许才能领悟到这首歌的真意。
隔空干杯、对酒当歌,正好!
对于一首歌的评价,难说,不好说
一首歌好听固然是重要的,更重要的是在你的每一步人生中,这首歌懂你,给你指引方向。
《山丘》就是这样一首歌
这曲子写在2003年,填词用了10年。
10年是什么概念呢?
2003年,手机还是无坚不摧的诺基亚,北京的房价还只有几千。
2003年,还没有校内网,新浪微博,没有支付宝、微信、共享单车。
那一年,李宗盛和林忆莲一起在上海,这位华语乐坛音乐教父式的人物,这样描述他过的生活——
“所有的线索显示上海时期的我是个拥有大量时间却无所事事的人。
我跟那些蹲在桂平路上吃西瓜解渴等待工作机会的民工并无二致。我也的确曾经活得像一碗隔夜面条那样缺乏光泽松垮肿胀。”
写了一辈子情歌,依旧弄不懂爱情。2004年,李宗盛与林忆莲和平分手。
大概谁的人生都经不起细看,无论皇帝或乞丐,大师或屌丝。那些绵密的苦与痛,并无几分可对人说。
这句话,最像我心中的李宗盛。
执迷而通透的,懦弱而坚强
那时的歌啊,对爱何其真挚、大胆乃至狂妄——“不管春风怎样吹,让我先好好爱一回”。
一年后的1994年,李宗盛举办暂别歌坛演唱会,那时他的妻子朱卫茵坐在台下,看着李宗盛与林忆莲合唱。
后来李宗盛兜兜转转,又变成了独自一人。
似乎在情感上走了很多弯路,可想想,人生又哪里有什么弯路呢。
爱过的每个人都融进血肉,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。
我常常想,李宗盛真的是一个慈悲的词人。他的歌是献给你我这样的凡人。
他懂你的“无知地索求”,也经历你的“羞耻于求救”,他理解你“时不我与的哀愁”。
他不逼你奋起,他替你说出感受。
也许这些苦痛终究会被接受和吸收。
接受全心相爱是一场错误,奋力挣扎却终难到达;接受一切反抗都是徒劳,一切奔腾终归河流。
接受,越过山丘却无人等候。
《山丘》里,你遇到的就是此刻的你和每一刻的你。
对岁月流逝,坦然处之太难。可想想,失去定义了拥有,分离定义了相聚,放弃定义了坚持,短暂定义了永久。
“等你发现时间是贼了 ,它早已偷光你的选择。”
可人生的不幸与大幸,就是没有岁月可回头。